窒息34秒:苏联联盟11号惨案揭秘,三位宇航员用生命换来的太空安全革命

1971年6月,苏联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人们还没来得及欢呼,打开舱门的苏联人就倒吸一口凉气:3位宇航员全部身亡,脸上能隐约看到暗色斑块。很快,苏联航天机构接到了救援队发回的信息代...

1971年6月,苏联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人们还没来得及欢呼,打开舱门的苏联人就倒吸一口凉气:3位宇航员全部身亡,脸上能隐约看到暗色斑块。很快,苏联航天机构接到了救援队发回的信息代码:1-1-1。先来说说这三位宇航员,他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多勃罗沃利斯基,1928年出生在乌克兰敖德萨,家里条件一般,小时候父亲跑了,母亲一个人拉扯他和弟弟长大。战时他还因为持枪被抓,差点没熬过去,后来靠乡亲们凑钱才被赎回来。战后他进了空军学校,一步步靠自己努力爬到了宇航员的位置,最后当上了“联盟11号”的指令长。这家伙冷静沉着,训练时特别较真,总在模拟器里反复磨操作,力求万无一失。接着是帕查耶夫,1933年出生在哈萨克斯坦,家里也不富裕,父亲在战争中去世,母亲改嫁后他跟四个继兄弟姐妹一起长大。他从小就聪明,爱钻研,大学学的是工业,后来搞气象火箭仪器,1958年进了科罗廖夫设计局。他对科学特别狂热,闲下来还练击剑、写文章。在“联盟11号”里,他是实验工程师,到了“礼炮1号”空间站,还成了第一个在太空用望远镜看星星的人,留下了不少珍贵数据。最后是沃尔科夫,1935年出生在莫斯科,家里是航空圈的,从小就泡在技术和飞机堆里。他大学读了航空学院,毕业后也进了设计局,参与过“东方号”和“上升号”的研发,技术活儿一把手。1969年他已经飞过一次太空,到了“联盟11号”还是飞行工程师,专门管飞船系统的维护。这三人,一个指挥,一个搞实验,一个修设备,配合得天衣无缝。1971年6月6日,“联盟11号”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目标是跟“礼炮1号”空间站对接,干上几个星期的科学活儿。第二天就对接上了,三人进了空间站,开始忙活。帕查耶夫盯着天文台镜头,研究星星的光谱;沃尔科夫检查电路板,确保一切正常;多勃罗沃利斯基跟地面联系,汇报情况。他们在那儿待了23天18小时,创下了当时人类在太空待得最久的纪录,干了不少事,比如天文观测、植物实验还有医学测试,成果挺亮眼。6月29日晚,他们收拾好实验数据和胶卷,准备返回地球。6月30日凌晨1点35分,飞船开始返程,一切看着都挺顺利。但在168公里高空,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时,问题来了。分离用的爆炸螺栓同时炸开,震松了一个压力平衡阀,舱里的空气一下子漏了出去。短短34秒,氧气没了,舱压归零,三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就因为缺氧昏过去了。他们甚至试过关阀门,可空间太小,手忙脚乱也无济于事。飞船最后靠自动导航落在了哈萨克斯坦草原上,救援队赶到时还挺乐观,以为能看到活蹦乱跳的英雄。结果打开舱门,死寂一片,三人瘫在座椅上,脸上有暗蓝色斑块,鼻耳还渗着血。救援队愣了半天,才用颤抖的声音发了“1-1-1”这个代码回去。啥意思?简单说,就是“全没了”,三位宇航员没一个活下来。那这个“1-1-1”到底是啥信号?其实这是苏联航天内部的紧急代码,代表任务失败、人员全损。救援队发这个信号,就是告诉上面,这趟任务彻底砸了,三位英雄已经没了。这不是啥高深密码,就是个简洁到让人心寒的通报方式。那一刻,所有人都知道,这不仅仅是意外,更是一场需要彻查的悲剧。调查很快就启动了。专家发现,压力阀门的设计有问题,太脆弱,爆炸螺栓一震就开了。加上返回舱太挤,三人没穿航天服,直接暴露在危险里。事后在实验室里反复测阀门模型,缺陷暴露得一清二楚。这次事故让人看清了“联盟号”飞船的安全漏洞,苏联直接停了两年载人飞行,痛定思痛搞改进。“联盟11号”的教训可不小。事故后,新版的“联盟号”改进了阀门结构,加固了设计,还把舱内空间调整了一下,人数从三人减到两人,确保大家上天回来都穿航天服。这些变化听着简单,但真救命。1973年,改进后的飞船重新上天,证明了这番折腾没白费。从那以后,“联盟号”再没出过这种致命问题,安全性上了一个大台阶。三位宇航员的牺牲也不是白费的。1975年,苏联的“联盟号”和美国的“阿波罗号”在太空对接成功,成了冷战期间的一大亮点。这背后,就有“联盟11号”事故教训的影子。他们的死,换来了航天安全的进步,也让苏美在太空里握了手,挺感慨的。1971年7月3日,苏联在莫斯科红场给三位宇航员办了国葬,场面特别隆重。成千上万的人捧着花来送别,连美国宇航员都来了,代表国际社会表达哀悼。他们的骨灰被安放在克里姆林宫墙下,还得了苏联英雄称号和列宁勋章。月球上的陨石坑、小行星上都刻了他们的名字,算是永远留在了宇宙里。“礼炮1号”空间站后来没再用,1971年10月11日掉进了太平洋,结束了它的使命。但“联盟11号”的故事没那么容易被忘掉,它是人类航天路上的一道坎儿,也是往前走的一块垫脚石。

窒息34秒

本文来自作者[访客]投稿,不代表华美资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ak.hmmir.com/%E6%9C%AA%E5%91%BD%E5%90%8D/202507-1998.html

(27)

文章推荐

  • 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在新闻发布会上陷入僵局后离场

        华盛顿,7月27日——在昨天的记者会上,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愣住了大约21秒,随后离开,12分钟后才回来并表示他“很好”。  这位81岁的肯塔基州议员在周三的例行记者会上讨论了两党在国防资金法案上的合作,但在

    2025年05月14日
    72
  • Jurupa山谷水源检测出大肠杆菌,部分城市进入水质警报状态

    JURUPAVALLEY,加利福尼亚州-JURUPAVALLEY的官员在水样检测出大肠杆菌阳性后发布了饮用水建议。Jurupa社区服务区表示,本周早些时候从一处水源采集的样本中发现了大肠杆菌。据官员称,在消毒过程之前,在水中发现了大肠杆菌。该样本并非取自该地区

    2025年05月20日
    101
  • 多伦多母亲呼吁归还在越南旅行中被父亲带走的小儿子

      在过去的七个半月里,多伦多的希瑟·麦克阿瑟经历了她所称的“最可怕的噩梦”。麦克阿瑟提到,2月7日,她三岁的儿子雅各布(Jacob)和他的父亲乐富(LocPhu"Jay"Le)前往越南,与家人共度为期一周的农历新年。他们原定于2月15

    2025年05月20日
    93
  • 丰田c_hr(丰田chr是什么车)

    丰田chr是什么意思?丰田CHR是“CoupeHighRider”的缩写,代表一款独具风格的汽车。以下是关于丰田CHR的详细解释:设计理念:丰田CHR采用了前卫的设计理念,车身较高且拥有流线型的车顶,使其外观更像是一辆Coupe房车,而非传统的SUV。目标

    2025年05月20日
    93
  • 雷诺卡宾(雷诺卡宾12T参数)

    各位大神一起来聊聊雷诺卡缤这辆车的优缺点呗?1、除了外观和空间表现外,雷诺卡缤在操控性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其悬挂调校偏向运动化,驾驶起来感觉比较灵活。对于喜欢驾驶的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然而,这也意味着在舒适性方面可能做出了一定的妥协。综合

    2025年05月20日
    87
  • 自动挡汽车怎么开(自动挡汽车怎么开视频教程)

    自动挡车怎么开车步骤1、开自动挡车正确的操作方式如下:启动与停车:停车时:应先推至N档,然后拉起手刹,松开刹车后再推至P档。这种方式被认为是不损伤自动挡变速箱的正确停车方式。油门与刹车:注意区分:开自动挡车时,油门和刹车一定要分清楚。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操

    2025年05月25日
    78
  • 奔腾b70(奔腾b70怎么样)

    奔腾b70十大缺点1、奔腾B70的十大缺点包括:高速行驶时噪音较大:这可能与轮胎的选择和车辆隔音设计有关,胎噪和风噪在高速时尤为明显,可能会影响驾驶体验。新车内饰异味:新车内饰材料可能会释放出刺激性气味,需要一段时间来散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车的驾乘舒适

    2025年05月26日
    80
  • 欧洲人为何颜值逆天?揭秘四大民族基因密码:从日耳曼冰山脸到拉丁热辣五官的终极解析!

    西方人长相大不同---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为啥欧洲人个个都那么高,身材还倍儿棒?特别是那些日耳曼人,身高一米九几,身材比例还是好到逆天,五官端正,甚至有点冷峻内敛,简直让人嫉妒到发狂!老天爷真是太不公平了!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些高冷的“冰山脸”背后,藏着环境塑造的秘密。寒冷、日照少的地方,为了保暖,

    2025年06月27日
    40
  • 黄河奇迹!2025年母亲河由黄变清,揭秘中国治沙工程的世纪蜕变

    什么征兆?2025年黄河水不黄了,竟然变清澈了,是什么原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老早以前,它可一直都是黄澄澄的,带着大量泥沙。可如今,您猜怎么着?黄河水慢慢变清啦!以前黄河之所以那么黄,是因为它流经黄土高原的时候,把大量泥沙给带到下游去了。那些泥沙在平缓地段淤积,河床越来越高,就成了地上悬河,洪

    2025年07月02日
    33
  • 朱芳雨设局张庆鹏!陈国豪交易暗藏玄机,北控新帅陷'任人唯亲'两难困局

    张庆鹏进退两难!据广东媒体人透露:朱芳雨已从北京返回东莞,虽然没能完成陈国豪的交易,但广东男篮总经理却完成帮助陈国豪抬价的目标,并且给张庆鹏留下一件左右两难的事情。北京媒体人分析:估计广东男篮提出用彭士峻交换陈国豪的方案!虽然有球迷认为这个交易不对称,但对张庆鹏却有极大的帮助,毕竟彭士峻是北控新主教

    2025年07月04日
    30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访客
    访客 2025年07月05日

    我是华美资讯的签约作者“访客”!

  • 访客
    访客 2025年07月05日

    希望本篇文章《窒息34秒:苏联联盟11号惨案揭秘,三位宇航员用生命换来的太空安全革命 》能对你有所帮助!

  • 访客
    访客 2025年07月05日

    本站[华美资讯]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访客
    访客 2025年07月05日

    本文概览:1971年6月,苏联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人们还没来得及欢呼,打开舱门的苏联人就倒吸一口凉气:3位宇航员全部身亡,脸上能隐约看到暗色斑块。很快,苏联航天机构接到了救援队发回的信息代...

    联系我们

    邮件:华美资讯@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